成功案例
湖北秭归:在家门口享受快乐“美食”
作者: 365bet体育投注 点击次数: 发布时间: 2025-11-22 11:12
集目新闻通讯员 施莉 谭子阳 周世伟 11月20日,冬日的早晨,空气略显寒冷,但湖北省秭归县滨湖社区的“幸福食堂”却温馨舒适。上午11点30分,“菜来了——”随着工作人员的一声喊,刚煮好的米饭、蒸肉、白菜、蒸蛋……被端上了餐桌。热气腾腾,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。早已等候多时的大人们面带微笑地排着队,有序地领取食物。等待已久的老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。 “味道清淡松软,适合我们大人吃!” 70多岁的社区居民邓聪英阿姨一边吃饭,一边高兴地向记者介绍。她说:“随着年龄的增长,一个人在家做饭既麻烦又不安全。现在我每天就去食堂买菜,8块钱一肉二菜一汤就能吃饱又好吃!”我的“快乐食堂”n 邓阿姨嘴是滨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社区现有居民16569人,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178人,占社区总人口的13%。为解决社区老年人特别是丧偶、独居老人的饮食问题,2023年4月,滨湖社区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,利用射水龙城服务中心建设了集饮食供应、康乐娱乐、精神关怀于一体的居家养老中心。 “目前,食堂有9张方桌,可容纳50人同时就餐,主要服务社区200多名老人,年龄最大的93岁,最小的60岁。”滨湖社区妇女计生委委员曹军表示,食堂每天供应午餐和晚餐,午餐时间从11:30 至 13:00,晚餐时间 4:30 至 6:00。 “两荤二菜一汤12元,一荤二菜一汤8元。70岁至89岁老年人每餐补贴2元,90岁以上免费,补贴有多方保障。” “棒棒团”志愿者团队为老人送餐。为满足老年人群的饮食需求,食堂在菜品设计上注重高蛋白食材。烹调方法以蒸、煮、焖为主,不得油炸、腌制。整个过程低糖、低盐、低油。食材均来自大型超市,采购可追溯。厨房实行明厨、明灶,全程监控,确保食品安全。食堂配备了两名专职工作人员,负责日常运营和卫生,让老人吃得放心。对于活动能力有限的老年人为了方便起见,食堂还成立了“棒棒团”志愿服务志愿者。老人可以通过社区微信群或电话在线下单,志愿者将免费送餐到家。此外,“棒棒集团”每月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提供日常护理、家电维修、医疗一体化等“六帮”服务。开业以来,这家小食堂已服务群众8万余人,为35名9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餐食,为556人次提供送餐服务。食堂不仅是餐厅,更是“社区情感枢纽”。晚饭后,老人们在互助活动室打牌、下棋、聊天,带回了分散的邻居,增添了晚年生活的归属感和生活感。秭归县是典型的山区县,总人口35.31万人,其中6092万老年人达10人,老化率达30%。其中,还有大量留守、独居、高龄、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人,养老问题尤为突出。面对这一重大经济问题,秭归县委、县政府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“重中之重”工程。该县出台了《关于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》《秭归县积极发展老年助粮行动方案(试行)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,为全县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。为此,秭归县创新建立健全了“县、镇、村、村、近亲”五级养老服务服务体系。建立了“村委会+村委会+社工+志愿者”的原住民养老服务网络,确保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老人都得到看到、得到照顾。这一体系的建立,为“幸福食堂”等养老服务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。“幸福食堂”建设资金从哪里来?秭归县广泛推广“四点”多种投入模式和通过政府奖励补贴、社会捐赠、村级经济扶持、个人缴费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,有效保障了项目的可持续运行,同时积极探索“物业+养老”、“社会力量+养老”等不同的运营模式,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这一暖心事业中。以滨湖社区为代表的“幸福食堂”模式正在全县多个乡镇、社区开花。该县正在积极打造“15分钟”全方位养老服务。 12个社区依托居家养老(幸福驿站),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助餐、日托、文化娱乐、代购、康复等养老服务,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、个性化的服务需求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%。 上一篇:全国运动会| “雅思”组合夺得羽毛球混双冠军 下一篇:没有了
